首页 > 时政

一周热闻荐读|违反防疫个案要纠错吗?爆竹燃禁之争背后

2023-01-08 16:16:23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26103

一周热闻荐读

(2023年1月2日-1月8日)

●新冠乙类乙管,违反防疫个案要纠错吗?专家建议调整执行方式

采写:南都记者 刘嫚

2022年12月20日,市民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一处由核酸采样点改造而成的发热诊疗站排队就诊。新华社发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的公告,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自2020年1月20日,我国对新冠实施严格的传染病甲类防控措施后,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1月7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联合出台《关于适应新阶段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依法妥善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的通知》,明确自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之日起,对违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预防、控制措施的行为,不再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处于被羁押状态的,应依法及时解除羁押强制措施。

新冠“乙类乙管”后,在法律上意味着什么?已作出生效判决的涉新冠防疫刑事案件是否要改判?针对上述问题,有刑法专家对此表示,因改变列管级别导致的前后处理结果差异,并不是错案,因此对于此前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除非在证据、定性等方面确有错误,不应再改判。出于政策上的考量,应允许对已发生法律效力尚未执行完毕的个案,在执行方式上做出适当调整,从更人性化的角度进行变通。

●新冠疫情在县乡:村里很多人发烧涌进卫生室,重症赶去县医院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郭若梅 陈秋圆 宋凌燕 潘珊菊 实习生 危欣

1月7日,在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医护人员将防疫健康包运送到巡诊车上。 近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在前期发放4000份防疫健康包的基础上,再次购入6000份防疫健康包,重点发放给农村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及困难人群。新华社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词指代那个时刻,基层干部坚持用“新十条之后”,更多人说的是“放开”。但他们都会感叹太快了,“优化”的快,传染得也快。“我估计有三分之二已经感染过了,”一位反复要求匿名的驻村干部说,“村里现在确实是缺药。”

生老病死的仪式贯穿中国文化,当城市被迫取消告别仪式时,新近的政策调整给了农村些许空间。“最近一周就有五六个老人去世了,农村很在意仪式。”谷月说,镇政府还是要求“喜事缓办,丧事简办”,以前会严卡人数,现在基本不强求了。

谷月是派到河南一个村的驻村干部,这段时间她都在为找药发愁。

●多地小区要求返乡报备阳过没, 专家:可拒绝,强制填写或违法

采写:南都记者 樊文扬 王子黎

1月6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某小区居民向南都记者反映,其所属社区要求外来返乡人员前往物业处进行报备,需提供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往返地区、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等个人信息。

其后,南都记者以居民身份联系了该社区工作人员,对方称报备要求是由政府下达,收集信息的目的仅为统计返乡人员数量,了解人员流动情况,报备后不会对其采取任何措施,可以不提供身份证号信息。此外,工作人员称并不清楚拒绝报备是否会有其他后果。

社区的报备要求是否合理?防疫政策调整后,报备提供的个人信息有何用处?有专家告诉南都记者,如果政府部门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肆意强制要求报备,可能构成重大且明显的违法,返乡人员可以拒绝相关报备要求,并且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多地“禁燃令”松绑,如何平衡民众对“年味”的需求和环保?

采写:见习记者 王玮 南都记者 郭若梅

2022年12月31日,游客在钟楼前拍摄跨年烟花表演。 新华社发

每年春节将至之际,总会上演一番要不要放开烟花爆竹“禁燃令”的讨论。“年味”是一些人支持燃放的重要原因,还有网友说:“这一年够倒霉的了,春节放爆竹去去晦气。”不止一个采访对象表示,今年确实比较特殊,疫情防控措施“优化”之后,大家压抑了三年的情绪急切需要一个宣泄口,堵不如疏。

回应民众的需求,近日多地松绑燃放政策,将“禁止”改为“限制”,规定民众可以在特定时段和区域内燃放,这些举措得到一部分人的赞同。但反对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有不少:扰民、污染空气,可能导致火灾和伤亡等。

燃放烟花爆竹和环保可以平衡吗?多个不同行业的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和可行的方案,比如由专业人士组织统一的烟花汇演。中国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建议,在制作烟花时回归传统工艺,减少金属化合物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添加,从源头减少空气污染。

●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申进科退休,履职10年坚持“战位发布”

采写:南都记者 赵霖萱 潘珊菊

1月6日,申进科在自媒体宣布自己退休。

1月6日,“70后”的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在其自媒体上表示,自己在新闻发布战斗岗位履职10年后正式退休,“51岁这一年就要退休了。脱下军装,告别大院,有很多不舍,23年的日日夜夜。”他在自述文章提到,“曾经身为空军人,永葆蓝天大情怀,若有战,召必回。”

值得关注的是,申进科以空军新闻发言人身份最后一次与媒体记者公开见面,是在两个月前的2022年11月10日下午。那是人民空军73周岁生日的前一天,空军和航空工业集团在广东珠海联合举行记者见面会,南都记者现场看到,在分享完“双11“当天中国航展有何惊喜安排的内容后,申进科与参加记者见面会的歼-20、运-20等9名空军飞行员代表,在生日蛋糕前为人民空军庆生。那次记者见面会,申进科说的最多的是“感恩”。

有着35年军旅生涯的申进科,今年51岁,出生在豫东农村。2013年中国军队首次在海军、空军等7个单位设立8名新闻发言人,时任空军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申进科上校成为空军首任新闻发言人。当时,他是8名新闻发言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军事新闻发言人的岗位在战位”,申进科履职10年坚持“战位发布”。就在今年元旦前夕,有社交媒体《盘点!人民空军十大新航迹》用5分多钟视频,展现强军10年间申进科在警巡东海、战巡南海、砺兵台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砺剑高原、海外投送、抗疫救灾、接迎忠烈、中俄巡航新闻发布的战斗英姿,也诠释了他担任发言人期间探索的“战位发布、事实发布、主动发布、关联发布”军事新闻发布机制。

●国家医保谈判次日:企业代表步出会场有人欢喜,有人沉默离开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谈判结束后企业代表走出会场,向在场的媒体记者挥手致意。

1月6日,国家医保谈判进入第二日。与首日相仿,多家企业回避谈及谈判情况,走出谈判地点后裹紧帽子低调离开,面色凝重,有企业称,谈判压力较大,不符合预期。不过,也有几家企业面露笑容,称谈判顺利、降价相对温和。

在因疫情防控延期一个月后,2022年度国家医保谈判于2023年1月5日开启,谈判地点也迁回至全国人大会议中心。按此前发布的名单,共有343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按国家医保局发布的“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后还需经过专家评审,才会进入谈判/竞价阶段,入围此阶段的名单暂未向社会公布。另据央视报道,最终谈判涉及上百种药品,涉及肿瘤、罕见病、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等热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