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中联部举行防疫政策吹风会,百余国驻华使节关注哪些问题?

2023-01-08 14:48:19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25838

1月6日上午9时许,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正门口陆续驶来数辆黑色轿车。马达加斯加、厄瓜多尔、瑞士、阿尔及利亚……130个国家百余名驻华使节或高级外交官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四号,参加由中联部举办的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

会上,国家卫健委、中疾控及北京中医医院专家向与会各国代表介绍了中国抗疫成果、疫情现状,并对即将于今日(1月8日)正式实施的新冠“乙类乙管”措施进行解读。

在提问环节,多国代表对优化调整后政策的具体细则颇为关注:新政实施后,中国进出口货物是否还需进行防疫检测?如何检测?进入中国境内需持48小时核酸证明,这一要求将持续至何时?在华外国人是否能够接种非中国产疫苗?

1月6日上午,中联部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

焦点一

1月8日乙类乙管后,中国将如何对进出口货物进行防疫检测?

1月8日起,中国将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对包括人员出入境、进出口货物检疫等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吹风会的提问环节持续约一小时,各国代表对系列新规的细节十分关注、提问踊跃。多国使节、高级外交官就新政策中进出口货物检疫、人员入境需48小时核酸、疫苗研发及接种等问题与中方代表进行讨论。

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卡洛斯•拉雷亚就进出口货物检疫问题提问:1月8日后,中国将取消对所有食品的进出口新冠病毒检测。厄瓜多尔常年向中国出口食品,新政后应如何对所出口商品进行出口前检测?中国政府将如何在口岸实施海关监管和检测?

中方代表回应表示,调整并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尤其是防输入、防输出、加强口岸人员和货物的检测方面,是优化而不是完全放松不管。最重要的工作是强化监测,在某些口岸有必要继续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物品,采取随机或方便抽样等方式进行相关检测。目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货物、食品检疫管理措施。

焦点二

中国入境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这一要求将持续至何时?

有代表对本次疫情防控方案优化调整是否符合国际社会标准提出疑问。对此,中方解释,本次优化调整综合考虑了国际和国内疫情形势,特别是综合判断了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疾病的特征和致病力、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等;二是人群的免疫水平,特别是卫生健康系统的救治能力和防控能力;三是中国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实施力度以及公众的接受力。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基于三要素综合、平衡判断后的主动调整。未来也将继续因时因势继续策略的调整完善。

针对新政中规定入境中国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证明,蒙古国驻华大使巴德尔勒希望了解这一政策的持续时间。基于上述考量,中方回应称,中国将继续对疫情流行情况、变异株特点等进行综合研判,措施的调整、优化,是依据对疾病、对病毒以及对各项防控措施的综合研判来决定的。

焦点三

在华外国人是否能够接种非中国产疫苗?

在疫苗研发及接种问题上,萨尔瓦多驻华大使阿尔瓦雷斯、蒙古国驻华大使巴德尔勒等与会人员希望获知中方目前疫苗研发、接种情况以及未来疫苗引进、接种计划。对此,中方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年产能超过70亿剂,产量已经超过了55亿剂,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的接种需求。

在华外国人是否能接种到非国产疫苗?中方回应称,中国的疫苗研发覆盖了全部技术路线, “实践证明,我们国家的疫苗是安全的,有效的。我们也相信,中国的疫苗也能够很好的保护中国人民,包括一些其他国家人民的健康。”

焦点四

中国部分传统药物得到了世卫组织和多国民众的认可,中医药市场准入和贸易化应如何实现?

中医药也是这场吹风会介绍的重点之一。中方代表称,疫情三年所做中医药临床研究达30余项,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对于轻型病例,中医药在核酸转阴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重型病例,中医药在降低病亡率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去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了中医药救治新冠专家评估会,会上报告中对于上述疗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海外多国民众也对中医药在实践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使用效果和结果都是非常积极的。”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拉贝希说,大部分使用中医药的阿尔及利亚人民都非常感谢中国。

但是,中医药出海仍面临不少阻力。中方透露,关键在于他国政府在法律层面上认可中医的医学地位。唯有如此,中医药才能在其他地区、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会代表仔细翻阅感兴趣的宣传册或书籍。

吹风会现场

百余国家驻华使节、高级外交官参会,多国代表感谢中国疫情期间援助

此次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受到各国驻华使节、高级外交官的普遍关注,上午9时许,各国驻华使节、高级外交官陆续抵达前厅。

前厅签到台对侧摆放着一排桌子,桌上整齐叠放着中联部制作的《中国快讯》二十大精神多语种版本专题特刊、新冠疫情防护百问百答、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等书籍。完成签到后,大部分代表都会从签到台一侧走到这排桌子前,仔细翻阅感兴趣的宣传册或书籍。有代表翻阅后非常感兴趣其中某些手册书籍,工作人员会用布袋将书装好后赠予对方。南都记者观察到,不少代表离开时手里都拎着布袋。

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国抗疫成果、疫情现状,并对即将于1月8日正式实施的新冠“乙类乙管”进行解读。

中方介绍,疫情以来,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

对此,厄瓜多尔驻华大使、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蒙古国驻华大使、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等多位与会代表表示:“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感谢中国在疫情期间对该国的援助。

蒙古国驻华大使巴德尔勒谈到,2021年初,在所有国家当中,中国率先向蒙古提供了医疗援助,比其他国家都早一步,“由衷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疫情期间为我国提供的帮助”。

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罗班松也提及,疫情开始至今,中国向马达加斯加提供了大量疫苗、药物,还在马达加斯加帮助建设了一所医院,成为其治疗感染者的试点场所。

向有需要的国家施以援手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外交理念。疫情暴发前,中国多次向阿尔及利亚、蒙古国、加纳、柬埔寨等多国派遣医疗队、提供医疗物资援助。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60周年。中方代表介绍,近60年来,中国共向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派遣医疗队员2.8万人次,诊疗患者2.9亿人次。截至6日,中国已与41个国家46家医院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支持22个国家建立了心脏、重症医学等25个重点专科中心。

阿尔及利亚大使拉贝希在回顾历史时提到,1963年,中国第一次派遣医疗队帮助阿尔及利亚解决医疗问题,后来又多次派出医疗队帮助其解决医疗问题和难题。“我记得(我)在非洲国家当大使时,在任期内中国就为我们使馆提供了抗疟疾疫苗,帮助我们渡过了当时的危机。”拉贝希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中国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培养各类卫生人才2万人次,帮助一些国家大幅提升医疗服务的能力。拉贝希希望未来能有机会派遣更多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交流相关知识。马达加斯加大使罗班松也期待看到,未来能有更多中国流行病学专家前往马达加斯加交流、互助。

会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萨摩亚驻华大使马里纳大使认为,优化调整政策实施后,中国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积极影响。他热情表示:“萨摩亚欢迎更多中国游客来访”。

采写:南都记者 赵霖萱 莫倩如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