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富强老师的初次接触缘于我2013年7月整理编辑《作家文汇》报的“王富强先生业余从事歌词暨歌曲创作30年座谈会纪要”专版,收集的备用稿里十数张照片、万余字稿件,个人简介洋洋洒洒的经历使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后生感到可敬、可亲。研讨会上各个领域的领导和专家们对他的作品充满溢美之词,未见其人先闻其事,去网上搜罗了几首富强老师的作品,那悠扬的旋律与极具文学韵味的词作更令我一听难忘。
王富强深入生活采风创作
1984年农忙假,年少的富强老师从就读的岳池师范学校回到老家休假,看到家乡一派丰收的农忙景象,心头突然有一种想写点什么的念头。他触景生情,写了几句题为《五月,农忙的歌》的顺口溜,用当时学到的不多的音乐知识记了谱。农忙假结束返校后,他常与同学们哼唱这几句顺口溜。一次音乐课上的哼唱,被音乐老师文成元发现了,得到了文老师满腔热情的鼓励和帮助,由此打开了他创作的大门。歌曲创作首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令年轻的富强老师信心倍增,词曲创作也自此成为他乐此不疲的终身酷好。虽解决了入门问题,实际的创作却还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反复的琢磨。此后,他一边进行歌曲创作实践,一边学习歌曲创作理论,一边开展歌曲创作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汇集成了今天的不俗成绩。
王富强在拉萨采风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富强老师作品中浓重的“根”的意识。在那张名为《四川更美丽》的音乐纪念专辑中,12首原创词曲创作或怀念母校,或吟诵故乡,或热心公益,或憧憬未来……整张专辑满溢着浓浓乡情。对家乡人民的赞美,对故土家国的热爱伴随悠扬的乐曲灵动飞扬,温暖着漂泊的游子,激荡着人间的大爱。“四川姑娘很风光,能歌善舞四海扬,藏羌歌儿刚唱响,彝族舞蹈又出场。有时柔如都江水,有时烈若麻辣烫。四川姑娘,四川姑娘,跑马山上赛情歌,火把节里找情郎。”这支由富强老师原创的词作《四川姑娘》对仗工整,韵脚利落,将其作为一首现代诗来欣赏毫不为过。不仅如此,词作中那令人莞尔的四川姑娘形象热情泼辣,既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又带着几分娇羞柔美的青春气息。“藏羌歌儿”、“彝族舞蹈”、“都江水”、“麻辣烫”,若不是对生活有着细腻的观察,对家乡有着由衷的热爱,怎能够对家乡的标识信手拈来,做出情景合一的诠释!
心态平和,笑对人生
由衷地期待着王富强老师歌传四海、音播五洲那一日!(2013年8月16日于成都 )
郑涵兮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