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2023-09-05 11:30:02 来源:中国晨报网 点击数:28096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作者:陈桂兰 苗彦俊(天津科技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提出不是“空中楼阁”其内涵的阐释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底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朝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迈进的伟大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深刻阐释;也是对我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如何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更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与展望。

  理论逻辑: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剖析社会历史发展创立了唯物史观,正确的指明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两者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经济的发展,或者说是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丰富人类社会的物质世界,创造物质文明。尽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社会意识并不是完全脱离于社会存在之外,它与社会存在之间是有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性。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早或晚地变化,或快或慢的发展。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精神文明丰富发展的过程。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是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并不断通往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进程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也与之相伴随。物质文明的发展在社会存在的领域中,而精神文明的发展存在于社会意识的领域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本质上就是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基础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深刻体现。

  历史逻辑:厘清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秩序逐步建立起来,社会由过去的四分五裂的分散状态统一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的有机体。政治环境稳定,经济的初步恢复、科教文卫事业也有序的建立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同时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自主的现代建设。从1956年到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人民的物质生活相较于建国以前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的提出使得精神文化事业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发展。

  但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1966年到1976年社会发展处在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78年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逐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物质生产丰富发展,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国情,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中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作了更加明确地确认和阐述。即: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整体来看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发力主要集中于物质文明层面,相比之下精神文明建设多少存在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目标的情况和现象。如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投机倒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社会乱像,这在侧面上也反映出精神生活领域是有所欠缺。党和国家很快就意识到这一问题,对精神文化领域提出了新的部署要求,一以贯之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对精神文明的关注不断提高。中共十大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其中就囊括了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其本质上也就是在进一步厘清和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现实逻辑: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迈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基于历史发展新的阶段,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时代以来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完成了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新的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由于历史发展、地理分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已然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的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同样的,精神贫乏的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不断厚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提出的新要求。同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丰富发展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全面发展不光要有富足的物质保障,同样也要有精神发展的依托。因此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这一目标是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要求。

  综上,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