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

罕见病专家门诊深观察:最难打的“怪”藏在这些深处

2023-02-28 10:26:52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45505

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南方都市报健康联盟深入罕见病群体为他们发声、持续关注罕见病药物行业状况为患者寻求希望。今年,南方都市报、病痛挑战基金会、轻松筹、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点亮生命色彩”关爱罕见病特别行动,将持续关注罕见病贫困患者家庭,提供医疗康复救助绿色通道。

在广州市妇儿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罕见病专家刘丽的诊室,厚厚一沓病历是病人们的“标配”。病人中一部分是早已预约好复诊的“老病号”,一部分是辗转多地找过来的疑难病号,“越是罕见病,认识它的医生越少,越是难以确诊”。

确诊是难的,但对罕见病患儿家庭来说,生活就像“打怪”,打完一个还有下一个,最难打的“怪”不一定在诊室,也不一定是疾病本身。

说还是不说?女孩圆圆的烦恼

7岁女孩圆圆(化名)跟着妈妈进来,跟刘丽熟悉地打招呼。刘丽给女孩查体,看手脚浮肿情况,看肝脏是否肿大。“很好,你这个妈现在当得很好”,刘丽用轻松的语调“表扬”孩子妈妈。

圆圆的病是Ⅰa型糖原贮积症,遗传性的糖代谢障碍导致糖原在体内过多积聚,患者会出现低血糖、肝肾功能损伤、发育迟缓等各种症状。虽然凶险,但这种病有得治,早期发现的话,生食玉米淀粉、限制各种单糖类摄入保持血糖正常就可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

遗憾的是,这个孩子确诊得晚,兜兜转转没有看到对的医生,等来到刘丽面前时,孩子各种症状都很严重了,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风痛得孩子几乎没法走路,6岁的孩子,身高只有1米左右,比同龄人低了一截。

确诊后,圆圆规范治疗了一年,去年上了一年级,身体症状已减缓大半,走进诊室时,是个正常的小女孩模样,但身体的轻微浮肿、微黄的面色仍提示着疾病的威胁。

圆圆并不开心,尤其是听到医生叮嘱要继续好好吃生玉米淀粉时,她忍不住哭了。原来,吃这种特医食品对她刚刚开始的小学生涯是很大的压力,她得在课间时按时冲饮,同学们都觉得她怪,嘲笑她。

对此,刘丽打算安排护士、社工给圆圆做一次家校访问,向学校和老师解释清楚这种病的由来,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她觉得,这会给圆圆减轻压力。

没想到,圆圆妈妈并不支持医生的做法,因为,她没有告诉学校和老师女儿的具体病由,也不打算告诉他们实情,“怕他们知道了,孩子反而没学上”。

个中缘由,家长不愿多讲,刘丽和护士们一转念就想明白了,只能叹息:毕竟这病有低血糖的风险,万一孩子在学校出点状况怎么办?学校不一定敢担这个风险,而且,由于圆圆一家不是广州本地户口,上的本来就是民校,学校愿不愿继续收他们,他们自身话语权很小。

“这些孩子其实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他们得的又不是传染病,但如果同学取笑她,老师有歧视,学校怕担责,孩子读书受教育的权利怎么保障?”刘丽说。

幸运与不幸是相对的

在医生看来,圆圆的病已经是比较幸运的类型,靠饮食控制、特医食品就能控制,而更多的患儿,还被卡在用药、治疗的难关中,挣扎在生死线上。

“诺西那生钠(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首个进入国内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纳入医保之后,在我们这儿打针治疗的患儿已经有八九十个,之前一年70多万的时候,病人10个都不到”,刘丽说,这还只是广州的病人,加上深圳、中山等医院的患儿,广东有300多人用上了这种药。

还有更多的罕见病患儿仍面临着天价药难题,“比如戈谢病、黏多糖症的药,动不动就一年100多万的治疗费,很少有人承受得起”。

还有的患儿面临着境内无药、境外有药的困境,比如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小甲”,需要定期注射一种高浓度B12维生素羟钴氨,国内无药,家长们只能自找途径,从美国、我国台湾辗转购药。

就医、购药难题的背后辛酸,掩盖在诊室的风平浪静、医患的熟练与默契之中,偶尔露出一点端倪:在查体、开药间隙,一名糖原贮积病男孩的妈妈忍不住多说了一句无关的话“之前差点以为是黏多糖(更重、重难治的罕见病),哭得我,差点崩溃了”;

一对夫妻,抱着一个无法走路、不断发出咯咯磨牙声的4岁男孩,11点多看完医生,确认了这次不需要抽血检测后,松了口气:“可以吃点东西了,五点起床赶来广州,怕要抽血,都没敢吃饭”;

诊室中的无可奈何,也是风平浪静的。一名1岁7个月的男孩,只有16斤重,运动、语言、发育严重滞后,只能窝在妈妈怀里,但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一直找不到病因。年轻沉默的父母递来厚厚一沓病历、检查报告,问“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刘丽翻看完,叹息“我也不知道”,最后,她为他们预约好下一次来复诊的号源。

一名阿姨,全身挂着大包小包,抱着两岁的小孙女,在广州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汗流浃背,她一边擦汗,一边轻声细语地讲:“她妈妈是渐冻症,去年发病后孩子就留给我带了,她爸爸也抑郁了,这孩子总是不说话,还特别多动,外院检查说是脑垂体有点大,怎么回事呢,是不是也有什么病……”刘丽翻看着孩子的检查报告,说“你们做的这个检查看不出什么呀……要找神经内科的医生看看,是不是孩子离开妈妈受到的心理影响……”

广州市妇儿中心遗传与内分泌科主任、罕见病专家刘丽在为病人做检查。

医生眼中的患儿:求生欲望很强

“他们是一群很无助,但求生欲又很强的孩子”,当问到对罕见病患儿的总体印象时,刘丽这样说。

她遇到过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因为生病而无法活动,不是固定在床上就是固定在轮椅里,一次抢救需要气管插管,孩子还有意识,她问孩子“你还想继续救治吗?”孩子就点头,也不哭闹,非常配合。

“这样的孩子,外人看他已经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活得也不开心,未来也没有希望,但他非常配合治疗,你说要打针他也不哭,你说要翻身或者怎样,他都很合作,这背后就是他想配合医生,想得到一个好的治疗结果”。

罕见病患儿们病情多样,能在刘丽的诊室里坚持复诊、积极治疗的,都离不开家长的全力支持、细心呵护。刘丽有一个10岁的老病号,是个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这个病有治疗药物,药物在进医保前每年需要几十万,他的爸爸为了给孩子治病倾尽家产,不惜关掉家里的工厂,全身心地照顾孩子,幸运的是,他们坚持到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进入医保,治疗费用从每年70多万降至每年3万元。

更多孩子没有这份幸运,“其实,罕见病、遗传疾病里有很多是致死性的疾病,比如线粒体疾病;还有些病按分型不同、发病情况不同、治疗用药情况不同,症状严重程度也差异很大,比如黏多糖症,有的孩子会早早夭折,有的可以活到四五十岁,但有严重残疾,比如眼睛看不见、有心脏病等……”

当孩子确诊了难治的遗传病,对于父母来说,是否再生一个孩子,就成了一个残忍而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刘丽的门诊也可以进行遗传咨询,有的患儿家长在看诊中会有意无意地强调“不再生了”,背后况味,十分微妙复杂:一方面,照顾一个患病的孩子已占去了太多心力财力,家庭无力再养育第二个孩子;另一方面,想再要一个健康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承担再来一个病孩的小概率事件——即使现在已经有了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但人类对遗传疾病的认知和规避技术仍有很大局限,何况,还有很多孩子的病无从探知病因。

罕见病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使用的高浓度羟钴氨注射液。

优生优育 新生儿筛查 可以避免部分悲剧

见过了这么多的罕见病、遗传病孩子,对想要生育孩子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刘丽说,还是要重视优生优育、重视出生缺陷预防,“最好在合适的年龄生孩子,尽量做婚前检查,有家庭病史的就做好遗传咨询”。

罕见病孩子往往确诊难,刘丽提醒,家长如果遇到孩子的病总是难以诊断,就要想到会不会是罕见病,近几年里,随着公众对罕见病的认知提升,她的确遇到一些病人是从网络信息中得到线索,按图索骥才发现确切病因。她也提醒这类家长,在搞清孩子病因之前,先不要着急生育第二、第三个孩子,以免带来遗传病的家族蔓延。

在新生儿阶段,遗传代谢病的新生儿筛查是罕见病的早诊、早治“窗口期”。对一些罕见病患儿来讲,能否尽早确诊、尽早用药,对孩子能否正常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国的出生缺陷预防三级防治网络中,部分遗传代谢病已被纳入新生儿免费筛查项目,还有一些仍是自费筛查项目。纳入免费筛查的,都是发生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在广东,统一纳入新生儿免费筛查的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G6PD缺乏症(蚕豆病)、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

而自费筛查项目“串联质谱法筛查”能够一次性筛查30多种遗传代谢病,其中就包括了一部分罕见病,但由于是自费项目,其普及程度不如免费项目。

刘丽坦言,新生儿自费筛查的推广确实不那么容易,“自费筛查价格是200多元,其实推广有些年头了,但还是要看家长意愿,疾病没有发生在身上的时候,你讲风险、讲可能性,很多人是没有感觉的,尤其是罕见病,确实太罕见,可能一万个人去做只有1个可能是,但其他人就觉得这个检查是多余的”。

统筹:尹来 游曼妮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设计:刘妍妍 执行:叶可可